法律依据与实际操作
随着社会的发展,未婚同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,随之而来的是未婚夫妻间财产纠纷的问题,未订婚夫妻共同购买的房产如何分割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,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未订婚夫妻房产分割的法律依据与实际操作。
法律依据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,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,为夫妻共同财产,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,这里的“夫妻”包括已经结婚的夫妻和未婚同居的男女双方。
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<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>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》
根据该解释,未婚同居期间,双方共同购买的房产,按照以下原则处理:
(1)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,可以按照协商结果分割房产;
(2)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。
实际操作
协商解决
(1)双方共同协商,确定房产分割方案,如房产归一方所有,另一方可以要求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。
(2)签订书面协议,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。
诉讼解决
(1)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提交相关证据,如房产证、购房合同、付款凭证等。
(2)法院受理案件后,依法进行审理,在审理过程中,法院会充分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,如经济条件、购房时的出资比例等。
(3)法院判决后,双方应按照判决结果履行义务,如果一方不履行,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。
注意事项
明确房产性质
在处理未订婚夫妻房产分割问题时,首先要明确房产的性质,如果房产属于双方共同出资购买,则按照共同财产处理;如果房产属于一方出资购买,另一方提供辅助,则可以要求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。
保留证据
在处理房产分割问题时,双方应保留相关证据,如购房合同、付款凭证、房产证等,以便在协商或诉讼过程中提供。
合理协商
在处理房产分割问题时,双方应本着公平、合理的原则进行协商,避免因纠纷导致感情破裂。
尊重他人权益
在处理房产分割问题时,双方应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,不得侵犯他人权益。
未订婚夫妻房产分割问题涉及法律、经济、情感等多方面因素,双方在处理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合理协商,尊重他人权益,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。